以下是关于大语言模型(LLM)提示词工程、ReACT推理、RAG以及知识图谱的详细解析,涵盖核心概念、应用场景及相互关系:
目标:通过优化输入提示引导LLM生成更准确、相关的输出。
关键技术:
应用场景:问答系统、内容生成、代码辅助等。
挑战:提示的微小变化可能导致输出差异(脆弱性)。
核心思想:结合推理和行动的框架,提升LLM在复杂任务中的表现。
工作流程:
优势:突破纯文本生成的限制,实现动态信息获取(如回答实时数据问题)。
示例:
用户问:“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谁?”
模型动作:调用搜索引擎,检索最新结果并返回。
原理:通过检索外部知识库增强生成能力,解决LLM的静态知识局限性。
流程:
优势:
工具链:
定义:结构化知识库,以实体-关系-实体三元组形式存储信息(如“苹果-是-水果”)。
与LLM的结合:
示例:
用户问:“特斯拉的CEO是谁?”
系统从KG中检索“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并生成回答。
技术 | 核心能力 | 适用场景 |
---|---|---|
提示词工程 | 优化模型输入以控制输出 | 简单问答、内容生成 |
ReACT | 动态推理+工具调用 | 实时数据查询、多步骤任务 |
RAG | 检索+生成结合 | 知识密集型任务(如学术问答) |
知识图谱 | 结构化知识存储与推理 | 精准答案、关系推理 |
协同应用案例:
趋势:以上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具备动态学习、逻辑推理和可解释性的AI系统。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