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 人工智能
- 
                        
                              - 帮林志颖修脸的3D重建,用两块A100加二维CNN就可以实现!
- 三维重建(3D Reconstruction)技术一直是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点研究领域。简单说,三维重建就是基于二维图像,恢复三维场景结构。据说,林志颖出车祸后,他的面部重建方案就用到了三维重建。三维重建的不同技术路线,有望融合其实,三维重建技术已在游戏、电影、测绘、定位、导航、自动驾驶、VR/AR、工业制造以及消费品领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GPU和分布式计算的发展,以及硬件上,微软的Kinect,华硕的XTion以及因特尔的RealSense等深度相机逐渐成熟,三维重建
- 人工智能 . 科技周边 1456 2023-04-13 08:19:06
 
- 
                        
                              - 天啊,ChatGPT真的要代替我们工作了吗?
- 前言最近这段ChatGPT真的非常火,和ChatGPT相关的AI 服务也是各种如火如荼的研究中。今天我们来看下ChatGPT在编码方面的应用,最近发现一个叫做“AI Coding Assistant” 的IntelliJ IDEA插件,它就是集合了ChatGPT的技术,我们来看看有多么的智能,是否以后真的有可能会代替我们程序员的工作。插件安装为了开始使用该插件,必须要有一个 OpenAI 的令牌。如果你不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它,可以在https://platform.openai.c
- 人工智能 . 科技周边 1504 2023-04-13 08:19:02
 
- 
                        
                              - 人工智能助推数字化时代教师转型
- 2021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利用人工智能促进全民终身学习,致力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既是教师转型的时代背景,也是应对挑战、推动教师转型的重要方法手段。教师转型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人机协同将成为未来教学的新常态,教师需要具备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创新能力、设计能力、导学能力、分析能力、学习能力,需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设计者、引导者、支持者。目前,我国教师队伍建设
- 人工智能 . 科技周边 1924 2023-04-13 08:16:15
 
- 
                        
                              - 万字长文,科普人脸识别算法及系统
- 人脸识别的目标总结两点,第一,认出同一个人,不管你的状态怎么变,都能知道你就是你。第二、区分不同的人,可能这两个人长得很像,或者两个人都化妆了,但不管状态怎么变化,人脸识别都能知道这是两个不同的人。人脸识别本身是作为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主要是提供身份认证的手段,从精度上来讲,人脸识别并不是最高的。人脸识别受到很多其他条件的影响,比如说光照。人脸识别的好处在于一般不需要用户做太多的配合,现在各个地方的监控摄像头,包括电脑的摄像头、手机各种视频输入设备,照相设备已经非常非常的普及,用这种可见光的设备
- 人工智能 . 科技周边 2344 2023-04-13 08:16:11
 
- 
                        
                              - 人工智能300年!LSTM之父万字长文:详解现代AI和深度学习发展史
- 「人工智能」一词,首次在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上,由约翰麦卡锡等人正式提出。实用AI地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14年。当时Leonardo Torres y Quevedo构建了第一个工作的国际象棋机器终端游戏玩家。当时,国际象棋被认为是一种仅限于智能生物领域的活动。至于人工智能理论,则可以追溯到1931-34年。当时库尔特·哥德尔(Kurt Gödel )确定了任何类型的基于计算的人工智能的基本限制。时间来到1980年代,此时的AI历史会强调定理证明、逻辑编程、专家系统和启发式搜索等主题。20
- 人工智能 . 科技周边 1875 2023-04-13 08:16:02
 
- 
                        
                              - T 前线 | 专访作业帮首席AI架构师王岩:AI的普惠性在于思路创新
- 嘉宾 | 王岩作者 | 云昭栏目介绍:“T前线”是51CTO内容中心专为技术人物开设的深度访谈栏目之一,通过邀请技术界内的业务负责人、资深架构师、资深技术专家等对当下的技术热点、技术实践和技术趋势进行深度的解读和洞察,推动前沿科技的传播与发展。人工智能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被社会各界寄予了无穷大的期望。它在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近年以来的大模型、多模态也再一次助推了相关研究的火热。而在聚光灯下,可能大家更多看到的是,业内正在将AI推向极致的一面,却往往忽略了它“水利万
- 人工智能 . 科技周边 1454 2023-04-13 08:13:05
 
- 
                        
                              - 人工智能如何让硬件发展的更好
- 多年来,计算机硬件一直是一个不太活跃的市场。占主导地位的x86微处理器架构已经达到了通过小型化可以实现的性能增益的极限,因此制造商主要关注将更多的内核封装到芯片中。对于快速发展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来说,GPU就是救星。GPU最初是为图形处理设计的,它可以有数千个小内核,非常适合AI训练所需的并行处理能力。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得益于并行处理,大约10年前,人们发现,设计用于在屏幕上显示像素的GPU很适合这一点,因为它们是并行处理引擎,可以在其中放入很多核心。这对英伟达公司来说是个好消息,该企业的市值从
- 人工智能 . 科技周边 2066 2023-04-13 08:13:02
 
- 
                        
                              - 如何在GPU资源受限情况下微调超大模型
- 提问:模型大小超过GPU 容量怎么办? 本文的灵感来自于Yandex数据分析学院教授的“高效深度学习系统”课程。预备知识:假设读者已经了解神经网络的前传递和后向传递的工作原理,这对理解本文内容至关重要。文中使用PyTorch作为框架。开始吧!当试图使用大型模型(即aka gpt-2-xl),它带有 5亿多个参数,而你的GPU 资源受限,无法将它安装到GPU上运行,或者在模型训练期间无法实现论文中定义的批大小,此时该怎么办?也许可以选择放弃,使用一个更轻量级版本的模型,或者减小训练的批大小,这样的
- 人工智能 . 科技周边 1979 2023-04-13 08:10:07
 
- 
                        
                              - 全球超算TOP500强出炉!「弃考」一年,中国超算数量仍遥遥领先
- 半年不到,全球最权威的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又更新了!11月14日, 在美国达拉斯举行的SC22会议上,新一期「世界上最快的500台超级计算机」重磅公布。和6月那期相比,新一期榜单前10名仅有微调,前3名都没有变化。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的Frontier仍以1.102 EFlop/s位列榜首,其HPL分数几乎是第二名的三倍。这对计算机科学来说是一个重大胜利,也是本期TOP500榜单中唯一的「E级超算」。日本神户Riken计算科学中心(R-CCS)的「富岳」(Fugaku)在被Fr
- 人工智能 . 科技周边 1848 2023-04-13 08:10:02
 
- 
                        
                              - 2022年医疗保健领域的人工智能发展
- 一项名为“2022年医疗保健人工智能调查”对来自全球的300多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以更好地了解定义医疗保健人工智能的挑战、成就和用例。在第二年的调查中,其结果没有显著变化,但也有了一些有趣的趋势,预示着未来几年的动态。虽然这种演变的某些方面是积极的(人工智能的民主化),但其他方面却面临风险(更大的攻击面)。以下是企业需要了解的三个趋势。1.使用无代码工具的人工智能的易用性和民主化根据调研机构Gartner公司的预测,到2025年,企业开发的70%的应用程序将使用无代码或低代码技术(2020年不到
- 人工智能 . 科技周边 1793 2023-04-13 08:07:09
 
- 
                        
                              - 使用实时数据面临的主要挑战
- 分析实时数据一直对那些使用 ML 模型的人提出挑战,因为他们希望使用最新数据提高推理的准确性。由于实时数据的交付速度对于手动分析或用于数据组织的传统软件来说太快了,因此只有 AI 和 ML 才能理解大量的流数据。但是,虽然使用实时数据是 ML 模型最有价值的应用之一,但对于那些希望利用该工具进行数据分析的人来说,它提出了几个问题。接下来,我们将讨论那些试图使用实时数据的人所面临的一些主要挑战以及克服这些挑战的潜在方法在哪些用例中,企业需要使用流数据而不是批处理数据?总的来说,数据流可以用于实时自
- 人工智能 . 科技周边 1571 2023-04-13 08:07:07
 
- 
                        
                              - 一文盘点智能汽车的发展趋势及主流技术
- 随着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的不断推进落地,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应运而生,我们之所以能在智能车领域看到如今百花齐放的景象底层原因是技术的不断进步,简单来说就是科技的赋能。我们想知道车为何能够自动驾驶就需要先了解什么是融合感知、车路协同、大算力芯片、高精地图等等技术的内涵;想知道电动车续航的上限在哪,就首先要看看电池技术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步,4680电池,无钴电池、固态电池、CTP/CTC、刀片电池、800V平台等等;另外像车辆的电子电器架构、信息安全、热管理系统、混动技术、燃料电
- 人工智能 . 科技周边 1717 2023-04-13 08:07:02
 
- 
                        
                              - Gartner:数据分析助力构建业务价值新等式
- 数据分析能力已经越来越变成一种业务能力,所以2022年,Gartner针对数据分析趋势提出了“构建业务价值新等式”的理念。何为“新等式”?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孙鑫表示,企业更多的部门需要数据分析去实现更多价值,带来更多业务模式的思考,更好的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孙鑫根据这一理念,今年Gartner发布的数据和分析(D&A)领导者在企业中利用2022年主要数据和分析趋势就分为了三大主题:激发企业活力和多样性、增强人员能力和决策,信任的制度化
- 人工智能 . 科技周边 1590 2023-04-13 08:04:02
 
- 
                        
                              -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将如何影响医疗保健的未来
- 我们的现代医疗保健系统目前正面临着因大流行、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增加和世界人口爆炸而加剧的巨大挑战。好消息是,使用人工智能创建智能流程和工作流程可以使医疗保健更便宜、更有效、更个性化和更公平。有专家预测,医疗保健行业可能是受第四次工业革命巨变影响最大的行业。最近,微软健康与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的 Tom Lawry 就医疗保健的未来作了分享。以下是他的一些最重要的见解和预测:当前医疗保健面临的挑战以美国为例,美国目前在医疗保健上的花费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多,但其个人健康结果低于大多数其他发达国家。此
- 人工智能 . 科技周边 2061 2023-04-13 08:01:05
 
- 
                        
                              - 两会代表建言如何推进中国的“ChatGPT”?
- 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应用一经问世便风靡全球。火爆的背后,是澎湃的人工智能浪潮。如何进一步加快关键技术创新?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纷纷对人工智能发表见解。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说道:“AI(人工智能)这个领域是大方向、大领域,并且它的影响绝不仅仅在科技领域本身,可能还涉及在其他领域的赋能应用。”人工智能作为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加强AI技术创新 抓住发展机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在工
- 人工智能 . 科技周边 1181 2023-04-13 08:01:02
 
 
                        PHP讨论组
组员:3305人话题:1500
PHP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开放源代码的多用途脚本语言,和其他技术相比,php本身开源免费; 可以将程序嵌入于HTML中去执行, 执行效率比完全生成htmL标记的CGI要高许多,它运行在服务器端,消耗的系统资源相当少,具有跨平台强、效率高的特性,而且php支持几乎所有流行的数据库以及操作系统,最重要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