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由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携手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百度文心大模型及百度百科共同推出的《80年,80件》智能体与3d文物词条正式上线。该项目依托百度文心大模型技术,联动百度百科平台,创新采用“文心智能体+3d文物词条”的形式,整合权威抗战文物资源,实现文物的数字化、故事化表达,让80件珍贵抗战文物真正“活”起来。

图源: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据悉,《80年,80件》专属智能体基于文心大模型4.5多模态能力构建,不仅能精准回答用户提问,还可主动引导用户深入探索文物背后的历史细节。例如,当用户对白求恩曾使用过的X光机产生兴趣时,智能体不仅提供该设备的基本信息,还能延伸讲述白求恩的生平经历、抗战时期战地医疗条件的艰难状况,并还原当时的救治场景,使用户仿佛置身于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之中。
以台儿庄战役中缴获的日军手摇报警器为例,智能体不仅能详细说明其功能和操作方式,还结合3D文物词条展示其内部结构,并通过动态演示呈现实际使用过程。同时,系统可进一步引导用户了解台儿庄大战的战略背景、战斗经过及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关键地位。借助智能体的情境化叙述,用户得以“穿越”回战火纷飞的前线,切身感受中国军人不屈不挠、英勇奋战的精神风貌。

《80年,80件》文物3D百科词条及智能体问答
依托文心大模型4.5在多模态理解与逻辑推理方面的领先技术,该智能体实现了更深层次的语言理解与更具情感温度的表达。它不仅能回应用户的直接问题,更能识别其潜在的学习需求,通过多轮对话与情境拓展,将文物、人物与时代脉络有机串联,打造一个“可互动、可感知、可沉浸”的线上历史课堂。

《80年,80件》文物3D百科词条及智能体问答
业内专家指出,《80年,80件》以具有代表性的抗战文物为主线,融合智能体的交互引导与沉浸式讲解,推动公众从“静态观展”转向“深度理解”。这一项目不仅达成了以物证史、以物述史的初衷,更在科技赋能下,使每一件文物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精神纽带。抗战记忆由此摆脱了传统图文的静态呈现,在可感、可触、可共情的数字体验中实现真正的传承与延续。
以上就是人民日报数字传播联合文心大模型推抗战文物智能体 打造沉浸历史课堂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