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消费者因在第三方平台购票时误填乘机人姓名拼音,导致四张国际机票作废的投诉引发了关注。消费者葛女士称,她在去哪儿网订票时,因页面提示填写“拼音”,便输入了朋友姓名的中文拼音。然而,由于其朋友持有香港护照,护照上的英文名与中文拼音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姓名信息与证件不符。在申请修改姓名时,平台与航司均以“错误太多”为由拒绝,致使葛女士面临近2000元的经济损失,并由此引发了关于平台提示是否存在误导的争议。
葛女士计划与友人共同出国旅行,于今年8月18日在去哪儿网平台为朋友预订了4张亚洲航空的国际机票,行程涉及香港与马来西亚吉隆坡、瓜拉丁加奴等地,总费用近两千元。这是葛女士首次购买国际机票,经验相对不足。
在填写乘机人信息时,葛女士注意到姓名栏旁边有“姓(拼音)”与“名(拼音)”的标注。根据这一提示,她很自然地为朋友输入了中文名的标准拼音。例如,将朋友的姓名错误地填写为“HUANG/JINNENG”。
然而,葛女士的朋友实际持有的是香港护照,其护照上的官方姓名为英文拼写,即“WONG/KAMNANG”。这两种拼写方式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而国际航班要求机票姓名必须与旅行证件上的姓名完全一致。直到第二天预订酒店时,葛女士才发现了这一致命的错误。
发现问题后,葛女士立即采取行动,第一时间联系了去哪儿网客服,希望能更正乘机人姓名信息或申请退票。然而,平台的答复是机票无法进行修改或退款。葛女士认为,这一失误是由于平台的页面误导所致,平台理应协助解决。
去哪儿网方面表示,他们已就此事与航空公司进行了沟通,但航空公司确认由于姓名信息的错误字符过多,已超出可修改范围,因此无法进行更改。同时,葛女士也亲自联系了亚航客服,得到了同样的答复。
有趣的是,在后续的邮件沟通中,亚航的一封回邮似乎提供了不同的信息,邮件中提到“旅行社(第三方机构)将完全有权根据需要,管理和修改您的预订”。这一说法让责任归属变得更加复杂,似乎将修改权限又推回给了购票平台。
本次事件的核心争议在于责任的划分。葛女士坚称,去哪儿网的购票界面上明确标注“拼音”,对首次购买国际机票的她构成了直接的误导。她认为,如果平台提示为“请填写与护照一致的姓名”,她便不会犯下这样的错误,因此平台应承担全部责任。
而去哪儿网则持不同看法。其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平台在用户填写信息的过程中,已通过多次弹窗的方式提醒用户核对信息,确保与证件一致,平台已尽到了充分的告知义务。他们认为,最终填写错误信息的责任应由用户自行承担。
此外,去哪儿网也提供了一个减少损失的方案。经核实,葛女士购买的4张机票中有3张购买了“退款理赔包”服务。平台建议她可以通过该服务在平台内提交理赔申请,以期挽回部分经济损失。
这一案例为广大消费者敲响了警钟。在预订国际机票时,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核对乘机人姓名。机票上的姓名必须与乘机人所持旅行证件(通常是护照)上的姓名保持一字不差的严格对应,包括姓名的顺序、拼写和中间的空格。
特别是对于持有港澳台通行证或护照的旅客,以及姓名拼写非标准汉语拼音的旅客,在购票时切勿想当然地输入中文拼音,而应仔细参照证件上的英文或外文姓名进行填写。在提交订单前,反复检查核对是避免不必要麻烦和经济损失的最佳方式。
以上就是乘机人姓名误填拼音致机票作废是怎么情况?详情介绍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