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查看历史命令是什么
linux查看历史命令是“history”,通过执行“history”命令可以查看最近执行的命令;“history”命令后面可以加选项,如“-c”选项,表示清空历史命令,“-w”选项表示把缓存中的历史命令写入历史命令保存文件“~/.bash_history”。
本教程操作环境:linux7.5系统、Dell G3电脑。
Linux查看历史命令
查看历史命令
可以执行history命令查看历史命令:
翻到最后看看:
这些都是最近执行的命令:
history命令后面可以加选项:
-c:清空历史命令(包括缓存和文件)
-w:把缓存中的历史命令写入历史命令保存文件~/.bash_history(显然每个用户有自己的文件)
其实我们使用history查看的是在缓存中的命令:
比如我现在执行一个命令:
使用history查看:
可以看到最近执行的命令:
查看文件:
最后出现的命令中没有之前执行的命令,因为这个时候历史命令还没有写入文件中:
只有当正常登陆退出之后系统才会将缓存中的命令写入文件中。
历史命令最多可以保存1000条,可以在/etc/profile中进行修改:
就是这个参数:
如果超过最大条数,会删除最早的记录。
修改后执行source /etc/profile使环境变量生效。
这个命令实际上是修改的/root/.bash_history这个文件:
历史命令的调用
可以使用上、下箭头调用以前的历史命令
使用“!n”重复执行第n条历史命令
使用“!!”重复执行上一条命令
使用“!字串”重复执行最后一条以该字串开头的命令
推荐学习:《Linux视频教程》
以上是linux查看历史命令是什么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AI脱衣机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们完全免费的人工智能换脸工具轻松在任何视频中换脸!

热门文章

热工具

记事本++7.3.1
好用且免费的代码编辑器

SublimeText3汉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禅工作室 13.0.1
功能强大的PHP集成开发环境

Dreamweaver CS6
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级代码编辑软件(SublimeText3)

Linux系统的五个基本组件是:1.内核,2.系统库,3.系统实用程序,4.图形用户界面,5.应用程序。内核管理硬件资源,系统库提供预编译函数,系统实用程序用于系统管理,GUI提供可视化交互,应用程序利用这些组件实现功能。

vscode 内置终端是一个开发工具,允许在编辑器内运行命令和脚本,以简化开发流程。如何使用 vscode 终端:通过快捷键 (Ctrl/Cmd ) 打开终端。输入命令或运行脚本。使用热键 (如 Ctrl L 清除终端)。更改工作目录 (如 cd 命令)。高级功能包括调试模式、代码片段自动补全和交互式命令历史。

要查看 Git 仓库地址,请执行以下步骤:1. 打开命令行并导航到仓库目录;2. 运行 "git remote -v" 命令;3. 查看输出中的仓库名称及其相应的地址。

在 Visual Studio Code(VSCode)中编写代码简单易行,只需安装 VSCode、创建项目、选择语言、创建文件、编写代码、保存并运行即可。VSCode 的优点包括跨平台、免费开源、强大功能、扩展丰富,以及轻量快速。

虽然 Notepad 无法直接运行 Java 代码,但可以通过借助其他工具实现:使用命令行编译器 (javac) 编译代码,生成字节码文件 (filename.class)。使用 Java 解释器 (java) 解释字节码,执行代码并输出结果。

Linux的主要用途包括:1.服务器操作系统,2.嵌入式系统,3.桌面操作系统,4.开发和测试环境。Linux在这些领域表现出色,提供了稳定性、安全性和高效的开发工具。

VS Code 一步/下一步快捷键的使用方法:一步(向后):Windows/Linux:Ctrl ←;macOS:Cmd ←下一步(向前):Windows/Linux:Ctrl →;macOS:Cmd →

VS Code 终端命令无法使用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未安装必要的工具(Windows:WSL;macOS:Xcode 命令行工具)路径配置错误(添加可执行文件到 PATH 环境变量中)权限问题(以管理员身份运行 VS Code)防火墙或代理限制(检查设置,解除限制)终端设置不正确(启用使用外部终端)VS Code 安装损坏(重新安装或更新)终端配置不兼容(尝试不同的终端类型或命令)特定环境变量缺失(设置必要的环境变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