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数据库 mysql教程 关于mysql锁机制原理的详细讲解(二)

关于mysql锁机制原理的详细讲解(二)

Aug 27, 2019 pm 04:55 PM
锁机制

是计算机协调多个进程或线程并发访问某一资源的机制。在数据库中,除传统的 计算资源(如CPU、RAM、I/O等)的争用以外,数据也是一种供许多用户共享的资源。如何保证数据并发访问的一致性、有效性是所有数据库必须解决的一 个问题,锁冲突也是影响数据库并发访问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这个角度来说,锁对数据库而言显得尤其重要,也更加复杂。本章我们着重讨论MySQL锁机制 的特点,常见的锁问题,以及解决MySQL锁问题的一些方法或建议。 
Mysql用到了很多这种锁机制,比如行锁,表锁等,读锁,写锁等,都是在做操作之前先上锁。这些锁统称为悲观锁(Pessimistic Lock)。

InnoDB锁

InnoDB与MyISAM的最大不同有两点:

一是支持事务(TRANSACTION);

二是采用了行级锁。行级锁与表级锁本来就有许多不同之处,另外,事务的引入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

1、事务(Transaction)及其ACID属性 
事务是由一组SQL语句组成的逻辑处理单元,事务具有4属性,通常称为事务的ACID属性。

1、原子性(Actomicity):事务是一个原子操作单元,其对数据的修改,要么全都执行,要么全都不执行。

2、一致性(Consistent):在事务开始和完成时,数据都必须保持一致状态。这意味着所有相关的数据规则都必须应用于事务的修改,以操持完整性;事务结束时,所有的内部数据结构(如B树索引或双向链表)也都必须是正确的。

3、隔离性(Isolation):数据库系统提供一定的隔离机制,保证事务在不受外部并发操作影响的“独立”环境执行。这意味着事务处理过程中的中间状态对外部是不可见的,反之亦然。

4、持久性(Durable):事务完成之后,它对于数据的修改是永久性的,即使出现系统故障也能够保持。

2、并发事务带来的问题 
相对于串行处理来说,并发事务处理能大大增加数据库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数据库系统的事务吞吐量,从而可以支持更多的用户。但并发事务处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更新丢失(Lost Update):当两个或多个事务选择同一行,然后基于最初选定的值更新该行时,由于每个事务都不知道其他事务的存在,就会发生丢失更新问题——最后的更新覆盖了其他事务所做的更新。例如,两个编辑人员制作了同一文档的电子副本。每个编辑人员独立地更改其副本,然后保存更改后的副本,这样就覆盖了原始文档。最后保存其更改副本的编辑人员覆盖另一个编辑人员所做的修改。如果在一个编辑人员完成并提交事务之前,另一个编辑人员不能访问同一文件,则可避免此问题。

2、脏读(Dirty Reads):一个事务正在对一条记录做修改,在这个事务并提交前,这条记录的数据就处于不一致状态;这时,另一个事务也来读取同一条记录,如果不加控制,第二个事务读取了这些“脏”的数据,并据此做进一步的处理,就会产生未提交的数据依赖关系。这种现象被形象地叫做“脏读”。

3、不可重复读(Non-Repeatable Reads):一个事务在读取某些数据已经发生了改变、或某些记录已经被删除了!这种现象叫做“不可重复读”。

4、幻读(Phantom Reads):一个事务按相同的查询条件重新读取以前检索过的数据,却发现其他事务插入了满足其查询条件的新数据,这种现象就称为“幻读”。

3、事务隔离级别 
在并发事务处理带来的问题中,“更新丢失”通常应该是完全避免的。但防止更新丢失,并不能单靠数据库事务控制器来解决,需要应用程序对要更新的数据加必要的锁来解决,因此,防止更新丢失应该是应用的责任。

“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其实都是数据库读一致性问题,必须由数据库提供一定的事务隔离机制来解决。数据库实现事务隔离的方式,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一种是在读取数据前,对其加锁,阻止其他事务对数据进行修改。

2、另一种是不用加任何锁,通过一定机制生成一个数据请求时间点的一致性数据快照(Snapshot),并用这个快照来提供一定级别(语句级或事务级)的一致性读取。从用户的角度,好像是数据库可以提供同一数据的多个版本,因此,这种技术叫做数据多版本并发控制(Multi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简称MVCC或MCC),也经常称为多版本数据库。

在MVCC并发控制中,读操作可以分成两类:快照读 (snapshot read)与当前读 (current read)。快照读,读取的是记录的可见版本 (有可能是历史版本),不用加锁。当前读,读取的是记录的最新版本,并且,当前读返回的记录,都会加上锁,保证其他事务不会再并发修改这条记录。 
在一个支持MVCC并发控制的系统中,哪些读操作是快照读?哪些操作又是当前读呢?以MySQL InnoDB为例:

快照读:简单的select操作,属于快照读,不加锁。(当然,也有例外)

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
登录后复制

当前读:特殊的读操作,插入/更新/删除操作,属于当前读,需要加锁。
下面语句都属于当前读,读取记录的最新版本。并且,读取之后,还需要保证其他并发事务不能修改当前记录,对读取记录加锁。其中,除了第一条语句,对读取记录加S锁 (共享锁)外,其他的操作,都加的是X锁 (排它锁)。

数据库的事务隔离越严格,并发副作用越小,但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因为事务隔离实质上就是使事务在一定程度上 “串行化”进行,这显然与“并发”是矛盾的。同时,不同的应用对读一致性和事务隔离程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比如许多应用对“不可重复读”和“幻读”并不敏 感,可能更关心数据并发访问的能力。

为了解决“隔离”与“并发”的矛盾,ISO/ANSI SQL92定义了4个事务隔离级别,每个级别的隔离程度不同,允许出现的副作用也不同,应用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逻辑要求,通过选择不同的隔离级别来平衡 “隔离”与“并发”的矛盾。下表很好地概括了这4个隔离级别的特性。

事务隔离级别.png

获取InonoD行锁争用情况

可以通过检查InnoDB_row_lock状态变量来分析系统上的行锁的争夺情况:

mysql> show status like 'innodb_row_lock%';
登录后复制

事务隔离级别01.png

如果发现锁争用比较严重,如InnoDB_row_lock_waits和InnoDB_row_lock_time_avg的值比较高,还可以通过设置InnoDB Monitors来进一步观察发生锁冲突的表、数据行等,并分析锁争用的原因。

InnoDB的行锁模式及加锁方法

InnoDB实现了以下两种类型的行锁。

共享锁(s):又称读锁。允许一个事务去读一行,阻止其他事务获得相同数据集的排他锁。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S锁,则事务T可以读A但不能修改A,其他事务只能再对A加S锁,而不能加X锁,直到T释放A上的S锁。这保证了其他事务可以读A,但在T释放A上的S锁之前不能对A做任何修改。

排他锁(X):又称写锁。允许获取排他锁的事务更新数据,阻止其他事务取得相同的数据集共享读锁和排他写锁。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X锁,事务T可以读A也可以修改A,其他事务不能再对A加任何锁,直到T释放A上的锁。
对于共享锁大家可能很好理解,就是多个事务只能读数据不能改数据。

对于排他锁大家的理解可能就有些差别,我当初就犯了一个错误,以为排他锁锁住一行数据后,其他事务就不能读取和修改该行数据,其实不是这样的。排他锁指的是一个事务在一行数据加上排他锁后,其他事务不能再在其上加其他的锁。mysql InnoDB引擎默认的修改数据语句:update,delete,insert都会自动给涉及到的数据加上排他锁,select语句默认不会加任何锁类型,如果加排他锁可以使用select …for update语句,加共享锁可以使用select … lock in share mode语句。所以加过排他锁的数据行在其他事务种是不能修改数据的,也不能通过for update和lock in share mode锁的方式查询数据,但可以直接通过select …from…查询数据,因为普通查询没有任何锁机制。

另外,为了允许行锁和表锁共存,实现多粒度锁机制,InnoDB还有两种内部使用的意向锁(Intention Locks),这两种意向锁都是表锁。

意向共享锁(IS):事务打算给数据行共享锁,事务在给一个数据行加共享锁前必须先取得该表的IS锁。意向排他锁(IX):事务打算给数据行加排他锁,事务在给一个数据行加排他锁前必须先取得该表的IX锁。

InnoDB行锁模式兼容性列表:

事务隔离级别02.png

如果一个事务请求的锁模式与当前的锁兼容,InnoDB就请求的锁授予该事务;反之,如果两者两者不兼容,该事务就要等待锁释放。
意向锁是InnoDB自动加的,不需用户干预。对于UPDATE、DELETE和INSERT语句,InnoDB会自动给涉及数据集加排他锁(X);对于普通SELECT语句,InnoDB不会加任何锁。
事务可以通过以下语句显式给记录集加共享锁或排他锁:

1、共享锁(S):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 LOCK IN SHARE MODE。

2、排他锁(X):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 FOR UPDATE。

用SELECT ... IN SHARE MODE获得共享锁,主要用在需要数据依存关系时来确认某行记录是否存在,并确保没有人对这个记录进行UPDATE或者DELETE操作。但是如果当前事务也需要对该记录进行更新操作,则很有可能造成死锁,对于锁定行记录后需要进行更新操作的应用,应该使用SELECT… FOR UPDATE方式获得排他锁。

InnoDB行锁实现方式

InnoDB行锁是通过给索引上的索引项加锁来实现的,这一点MySQL与Oracle不同,后者是通过在数据块中对相应数据行加锁来实现的。InnoDB这种行锁实现特点意味着:只有通过索引条件检索数据,InnoDB才使用行级锁,否则,InnoDB将使用表锁!
在实际应用中,要特别注意InnoDB行锁的这一特性,不然的话,可能导致大量的锁冲突,从而影响并发性能。下面通过一些实际例子来加以说明。

(1)在不通过索引条件查询的时候,InnoDB确实使用的是表锁,而不是行锁。

mysql> create table tab_no_index(id int,name varchar(10)) engine=innodb;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15 sec)
mysql> insert into tab_no_index values(1,'1'),(2,'2'),(3,'3'),(4,'4');Query OK, 4 rows affected (0.00 sec)
Records: 4 Duplicates: 0 Warnings: 0
登录后复制

事务隔离级别03.png

在上面的例子中,看起来session_1只给一行加了排他锁,但session_2在请求其他行的排他锁时,却出现了锁等待!原因就是在没有索引的情况下,InnoDB只能使用表锁。当我们给其增加一个索引后,InnoDB就只锁定了符合条件的行,如下例所示:
创建tab_with_index表,id字段有普通索引:

mysql> create table tab_with_index(id int,name varchar(10)) engine=innodb;
mysql> alter table tab_with_index add index id(id);
登录后复制

事务隔离级别04.png

(2)由于MySQL的行锁是针对索引加的锁,不是针对记录加的锁,所以虽然是访问不同行的记录,但是如果是使用相同的索引键,是会出现锁冲突的。应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这一点。
在下面的例子中,表tab_with_index的id字段有索引,name字段没有索引:

mysql> alter table tab_with_index drop index name;
1
Query OK, 4 rows affected (0.22 sec) Records: 4 Duplicates: 0 
Warnings: 0
mysql> insert into tab_with_index  values(1,'4');
1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0 sec)
mysql> select * from tab_with_index where id = 1;
登录后复制

事务隔离级别05.png

InnoDB存储引擎使用相同索引键的阻塞例子 :

事务隔离级别06.png

(3)当表有多个索引的时候,不同的事务可以使用不同的索引锁定不同的行,另外,不论是使用主键索引、唯一索引或普通索引,InnoDB都会使用行锁来对数据加锁。
在下面的例子中,表tab_with_index的id字段有主键索引,name字段有普通索引:

mysql> alter table tab_with_index add index name(name);
1Query OK, 5 rows affected (0.23 sec) Records: 5 Duplicates: 0 
Warnings: 0
登录后复制

InnoDB存储引擎的表使用不同索引的阻塞例子 :

事务隔离级别07.jpg

(4)即便在条件中使用了索引字段,但是否使用索引来检索数据是由MySQL通过判断不同执行计划的代价来决 定的,如果MySQL认为全表扫描效率更高,比如对一些很小的表,它就不会使用索引,这种情况下InnoDB将使用表锁,而不是行锁。因此,在分析锁冲突 时,别忘了检查SQL的执行计划,以确认是否真正使用了索引。
比如,在tab_with_index表里的name字段有索引,但是name字段是varchar类型的,检索值的数据类型与索引字段不同,虽然MySQL能够进行数据类型转换,但却不会使用索引,从而导致InnoDB使用表锁。通过用explain检查两条SQL的执行计划,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

mysql> explain select * from tab_with_index where name = 1 \G
mysql> explain select * from tab_with_index where name = '1' \G
登录后复制

间隙锁(Next-Key锁)

当我们用范围条件而不是相等条件检索数据,并请求共享或排他锁时,InnoDB会给符合条件的已有数据记录的 索引项加锁;对于键值在条件范围内但并不存在的记录,叫做“间隙(GAP)”,InnoDB也会对这个“间隙”加锁,这种锁机制就是所谓的间隙锁 (Next-Key锁)。
举例来说,假如emp表中只有101条记录,其empid的值分别是 1,2,…,100,101,下面的SQL:

Select * from  emp where empid > 100 for update;
登录后复制

是一个范围条件的检索,InnoDB不仅会对符合条件的empid值为101的记录加锁,也会对empid大于101(这些记录并不存在)的“间隙”加锁。

InnoDB使用间隙锁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幻读,以满足相关隔离级别的要求,对于上面的例子,要是不使 用间隙锁,如果其他事务插入了empid大于100的任何记录,那么本事务如果再次执行上述语句,就会发生幻读;另外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其恢复和复制的需 要。有关其恢复和复制对锁机制的影响,以及不同隔离级别下InnoDB使用间隙锁的情况,在后续的章节中会做进一步介绍。

很显然,在使用范围条件检索并锁定记录时,InnoDB这种加锁机制会阻塞符合条件范围内键值的并发插入,这往往会造成严重的锁等待。因此,在实际应用开发中,尤其是并发插入比较多的应用,我们要尽量优化业务逻辑,尽量使用相等条件来访问更新数据,避免使用范围条件。

还要特别说明的是,InnoDB除了通过范围条件加锁时使用间隙锁外,如果使用相等条件请求给一个不存在的记录加锁,InnoDB也会使用间隙锁!下面这个例子假设emp表中只有101条记录,其empid的值分别是1,2,……,100,101。 
InnoDB存储引擎的间隙锁阻塞例子 

事务隔离级别07.png

小结

本文重点介绍了MySQL中MyISAM表级锁和InnoDB行级锁的实现特点,并讨论了两种存储引擎经常遇到的锁问题和解决办法。

对于MyISAM的表锁,主要讨论了以下几点: 
(1)共享读锁(S)之间是兼容的,但共享读锁(S)与排他写锁(X)之间,以及排他写锁(X)之间是互斥的,也就是说读和写是串行的。 
(2)在一定条件下,MyISAM允许查询和插入并发执行,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解决应用中对同一表查询和插入的锁争用问题。 
(3)MyISAM默认的锁调度机制是写优先,这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应用,用户可以通过设置LOW_PRIORITY_UPDATES参数,或在INSERT、UPDATE、DELETE语句中指定LOW_PRIORITY选项来调节读写锁的争用。 
(4)由于表锁的锁定粒度大,读写之间又是串行的,因此,如果更新操作较多,MyISAM表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锁等待,可以考虑采用InnoDB表来减少锁冲突。

对于InnoDB表,本文主要讨论了以下几项内容: 
(1)InnoDB的行锁是基于索引实现的,如果不通过索引访问数据,InnoDB会使用表锁。 
(2)介绍了InnoDB间隙锁(Next-key)机制,以及InnoDB使用间隙锁的原因。 
在不同的隔离级别下,InnoDB的锁机制和一致性读策略不同。

在了解InnoDB锁特性后,用户可以通过设计和SQL调整等措施减少锁冲突和死锁,包括:

尽量使用较低的隔离级别; 精心设计索引,并尽量使用索引访问数据,使加锁更精确,从而减少锁冲突的机会;选择合理的事务大小,小事务发生锁冲突的几率也更小;给记录集显式加锁时,最好一次性请求足够级别的锁。比如要修改数据的话,最好直接申请排他锁,而不是先申请共享锁,修改时再请求排他锁,这样容易产生死锁;不同的程序访问一组表时,应尽量约定以相同的顺序访问各表,对一个表而言,尽可能以固定的顺序存取表中的行。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死锁的机会;尽量用相等条件访问数据,这样可以避免间隙锁对并发插入的影响; 不要申请超过实际需要的锁级别;除非必须,查询时不要显示加锁;对于一些特定的事务,可以使用表锁来提高处理速度或减少死锁的可能。

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访问PHP中文网:mysql视频教程

以上是关于mysql锁机制原理的详细讲解(二)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

本站声明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脱衣机

Video Face Swap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们完全免费的人工智能换脸工具轻松在任何视频中换脸!

热门文章

<🎜>:泡泡胶模拟器无穷大 - 如何获取和使用皇家钥匙
4 周前 By 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北端:融合系统,解释
4 周前 By 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Mandragora:巫婆树的耳语 - 如何解锁抓钩
3 周前 By 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热工具

记事本++7.3.1

记事本++7.3.1

好用且免费的代码编辑器

SublimeText3汉化版

SublimeText3汉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禅工作室 13.0.1

禅工作室 13.0.1

功能强大的PHP集成开发环境

Dreamweaver CS6

Dreamweaver CS6

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级代码编辑软件(SublimeText3)

热门话题

Java教程
1673
14
CakePHP 教程
1429
52
Laravel 教程
1333
25
PHP教程
1278
29
C# 教程
1257
24
了解MySQL和PostgreSQL的并发控制和锁机制 了解MySQL和PostgreSQL的并发控制和锁机制 Jul 13, 2023 pm 09:13 PM

了解MySQL和PostgreSQL的并发控制和锁机制引言: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中,数据库并发控制和锁机制是至关重要的概念。它们用于管理多个用户并发访问数据库时的数据一致性和隔离性。本文将探讨MySQL和PostgreSQL两个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并发控制和锁机制方面的实现机制,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一、MySQL的并发控制和锁机制MySQL

Golang中锁机制的性能优化技巧 Golang中锁机制的性能优化技巧 Sep 28, 2023 pm 10:33 PM

Golang中锁机制的性能优化技巧,需要具体代码示例摘要:Golang是一种高效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并发编程。在多线程或者分布式环境中,锁机制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使用不恰当的锁机制可能导致性能下降。本文将介绍几种Golang中锁机制的性能优化技巧,并提供代码示例。关键词:Golang、锁、性能优化、代码示例介绍锁机制是多线程或者分布式环境中确保数据一

如何使用Java中的锁机制实现线程同步? 如何使用Java中的锁机制实现线程同步? Aug 02, 2023 pm 01:47 PM

如何使用Java中的锁机制实现线程同步?在多线程编程中,线程同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当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和修改共享资源时,可能会导致数据不一致或竞态条件的问题。Java提供了锁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并确保线程安全的访问共享资源。Java中的锁机制由synchronized关键字和Lock接口提供。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这两种机制来实现线程同步。使用sync

Go语言中的分布式系统和锁机制 Go语言中的分布式系统和锁机制 Jun 04, 2023 pm 02:21 PM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分布式系统已经成为了应用领域中的热点话题之一。在分布式系统中,锁机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涉及到并发的应用场景中,锁机制的效率和正确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Go语言中的分布式系统和锁机制。分布式系统Go语言是一种开源的、现代的编程语言,具有高效、简洁、易于学习和使用等特点,在工程师团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

如何使用MySQL的锁机制处理并发访问冲突 如何使用MySQL的锁机制处理并发访问冲突 Aug 02, 2023 am 10:21 AM

如何使用MySQL的锁机制处理并发访问冲突在多用户同时访问数据库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并发访问冲突的问题。MySQL提供了锁机制用于处理并发访问冲突,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MySQL的锁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MySQL提供了两种类型的锁:共享锁(SharedLock)和独占锁(ExclusiveLock)。共享锁可以多个事务同时持有,用于读取操作;独占锁只能由一

Java 中的锁机制 Java 中的锁机制 Jun 08, 2023 am 08:03 AM

Java作为一种高级编程语言,在并发编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多线程环境下,为了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Java采用了锁机制。本文将从锁的概念、类型、实现方式和使用场景等方面对Java中的锁机制进行探讨。一、锁的概念锁是一种同步机制,用于控制多个线程之间对共享资源的访问。在多线程环境下,线程的执行是并发的,多个线程可能会同时修改同一数据,这就会导致数

Linux系统中常见的数据库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Linux系统中常见的数据库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Jun 18, 2023 pm 03:36 PM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数据规模的不断增长,数据库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然而,在Linux系统中使用数据库还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Linux系统中的数据库问题以及它们的解决方法。数据库连接问题在使用数据库时,有时会出现连接失败或连接超时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数据库配置错误或者访问权限不足。解决方法:检查数据库的配置文件,确

探索Java多线程原理:锁机制与线程安全性 探索Java多线程原理:锁机制与线程安全性 Feb 22, 2024 am 10:06 AM

探索Java多线程原理:锁机制与线程安全性导言:在软件开发领域,多线程编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通过使用多线程,我们可以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提高程序的性能和响应度。然而,多线程编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线程安全性。本文将探索Java多线程原理,重点讨论锁机制及其在线程安全性中的作用。一、什么是线程安全性?在多线程环境下,如果一个操作不会导致任

See al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