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静态类和静态方法
倒排索引
反射
多路归并算法
枚举类型
多线程
首页 Java java教程 常常被遗忘的Java面试题总结

常常被遗忘的Java面试题总结

Mar 23, 2017 am 10:43 AM

静态类和静态方法

如果一个类要被声明为static的,只有一种情况,就是静态内部类。

静态内部类实际上与普通类(即类名必须与文件名一样的顶级类)一样,只是静态内部类在某一类的内部定义了而已,既然是类,要想使用就必须实例化。概念上与静态变量、静态方法是不一样的,不要被“静态”两个字迷惑了(不要以为凡是静态的东西就不需要实例化就可以直接使用,静态内部类是有区别),而且只有静态内部类,而没有静态类(顶级类)的概念。

e.g.

public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tonHolder{
        private final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publ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SingletonHolder.instance;
    }
}
登录后复制

静态方法只能访问静态成员,实例方法可以访问静态和实例成员。之所以不允许静态方法访问实例成员变量,是因为实例成员变量是属于某个对象的,而静态方法在执行时,并不一定存在对象。静态方法中也不能使用关键字this。

倒排索引

Inverted Index

如果翻译成转置索引可能更好懂,它就相当于做了矩阵转置。

倒排索引是一种索引方法,被用来存储在全文搜索下某个单词在一个文档或者一组文档中的存储位置的映射。

反射

反射API中提供的动态代理也是非常强大的功能,可以原生实现AOP中 的方法拦截功能。正如英文单词reflection的含义一样,使用反射API的时候就好像在看一个Java类在水中的倒影一样。知道了Java类的内部 结构之后,就可以与它进行交互,包括创建新的对象和调用对象中的方法等。

这种交互方式与直接在源代码中使用的效果是相同的,但是又额外提供了运行时刻的灵活性。使用反射的一个最大的弊端是性能比较差。相同的操作,用反射API所需的时间大概比直接的使用要慢一两个数量级。不过现在的JVM实现中,反射操作的性能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

Java 反射API的第一个主要作用是获取程序在运行时刻的内部结构。

多路归并算法

归并排序也是一种使用分治法来实现的有效排序算法,它是现代计算机创始人John von Neumann于1945年发明的。

归并排序在众多排序算法中既是稳定排序,又有不错的效率,同时,归并排序不仅可以用于内排序,还可以用于外排序。

归并排序的思路如下(以二路归并为例):

  • 将数组划均分为两个子数组;

  • 对两个字数组进行排序;

  • 将排序好的两个字数组归并。

所谓 N路归并 是指将数组均分为N个子数组,将字数组排序后再归并。因此二路归并是归并排序的最一般的情况。

e.g.

图例

def msort(array):
    length = len(array)
    if length == 1:
        return array
    else:
        mid = length / 2
        left = msort(array[0: mid])
        right = msort(array[mid: length])
        return merge(left, right)
登录后复制

非递归

def msort(array):
    length = len(array)
    step = 1
    while step < length:
        for left in range(0, length - step, 2 * step):
            result = merge(array[left:left + step],
                           array[left + step: min(left + 2 * step,
             length)])
            array = array[0:left] + result + array[min(left + 2 *
                                                       
           step, length)]
        step = step * 2
    return array
登录后复制
def merge(left, right):
    llen = len(left)
    lcur = 0
    rlen = len(right)
    rcur = 0
    result = []
    while lcur < llen and rcur < rlen:
        lone = left[lcur]
        rone = right[rcur]
        result.append(min(lone, rone))
        if lone < rone:
            lcur += 1
        else:
            rcur += 1
    result += left[lcur:]
    result += right[rcur:]
    return result
登录后复制

枚举类型

Enumerated Type

  • enum 类型不支持 public 和 protected 修饰符的构造方法,因此构造函数一定要是 private 或 friendly 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枚举对象是无法在程序中通过直接调用其构造方法来初始化的。

  • 由于 enum 类型的值实际上是通过运行期构造出对象来表示的,所以在 cluster 环境下,每个虚拟机都会构造出一个同义的枚举对象。因而在做比较操作时候就需要注意,如果直接通过使用等号 ( ‘ == ’ ) 操作符,这些看似一样的枚举值一定不相等,因为这不是同一个对象实例。

多线程

Java中实现多线程有两种方法:继承Thread类、实现Runnable接口,在程序开发中只要是多线程,肯定永远以实现Runnable接口为主,因为实现Runnable接口相比继承Thread类有如下优势:

1、可以避免由于Java的单继承特性而带来的局限;

2、增强程序的健壮性,代码能够被多个线程共享,代码与数据是独立的;

3、适合多个相同程序代码的线程区处理同一资源的情况。

下面是通过实现Runnable接口实现的多线程程序,代码如下:

lass My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private int ticket = 5;  
    public void run(){  
        for (int i=0;i<10;i++)  
        {  
            if(ticket > 0){  
                System.out.println("ticket = " + ticket--);  
            }  
        }  
    }  
}  

public class Runnable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yThread my = new MyThread();  
        new Thread(my).start();  
        new Thread(my).start();  
        new Thread(my).start();  
    }  
}
登录后复制

以上是常常被遗忘的Java面试题总结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

本站声明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脱衣机

Video Face Swap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们完全免费的人工智能换脸工具轻松在任何视频中换脸!

热门文章

<🎜>:泡泡胶模拟器无穷大 - 如何获取和使用皇家钥匙
3 周前 By 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北端:融合系统,解释
3 周前 By 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Mandragora:巫婆树的耳语 - 如何解锁抓钩
3 周前 By 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热工具

记事本++7.3.1

记事本++7.3.1

好用且免费的代码编辑器

SublimeText3汉化版

SublimeText3汉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禅工作室 13.0.1

禅工作室 13.0.1

功能强大的PHP集成开发环境

Dreamweaver CS6

Dreamweaver CS6

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级代码编辑软件(SublimeText3)

热门话题

Java教程
1666
14
CakePHP 教程
1425
52
Laravel 教程
1325
25
PHP教程
1273
29
C# 教程
1252
24
突破或从Java 8流返回? 突破或从Java 8流返回? Feb 07, 2025 pm 12:09 PM

Java 8引入了Stream API,提供了一种强大且表达力丰富的处理数据集合的方式。然而,使用Stream时,一个常见问题是:如何从forEach操作中中断或返回? 传统循环允许提前中断或返回,但Stream的forEach方法并不直接支持这种方式。本文将解释原因,并探讨在Stream处理系统中实现提前终止的替代方法。 延伸阅读: Java Stream API改进 理解Stream forEach forEach方法是一个终端操作,它对Stream中的每个元素执行一个操作。它的设计意图是处

PHP:网络开发的关键语言 PHP:网络开发的关键语言 Apr 13, 2025 am 12:08 AM

PHP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服务器端的脚本语言,特别适合web开发。1.PHP可以嵌入HTML,处理HTTP请求和响应,支持多种数据库。2.PHP用于生成动态网页内容,处理表单数据,访问数据库等,具有强大的社区支持和开源资源。3.PHP是解释型语言,执行过程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编译和执行。4.PHP可以与MySQL结合用于用户注册系统等高级应用。5.调试PHP时,可使用error_reporting()和var_dump()等函数。6.优化PHP代码可通过缓存机制、优化数据库查询和使用内置函数。7

PHP与Python:了解差异 PHP与Python:了解差异 Apr 11, 2025 am 12:15 AM

PHP和Python各有优势,选择应基于项目需求。1.PHP适合web开发,语法简单,执行效率高。2.Python适用于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语法简洁,库丰富。

PHP与其他语言:比较 PHP与其他语言:比较 Apr 13, 2025 am 12:19 AM

PHP适合web开发,特别是在快速开发和处理动态内容方面表现出色,但不擅长数据科学和企业级应用。与Python相比,PHP在web开发中更具优势,但在数据科学领域不如Python;与Java相比,PHP在企业级应用中表现较差,但在web开发中更灵活;与JavaScript相比,PHP在后端开发中更简洁,但在前端开发中不如JavaScript。

PHP与Python:核心功能 PHP与Python:核心功能 Apr 13, 2025 am 12:16 AM

PHP和Python各有优势,适合不同场景。1.PHP适用于web开发,提供内置web服务器和丰富函数库。2.Python适合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语法简洁且有强大标准库。选择时应根据项目需求决定。

PHP的影响:网络开发及以后 PHP的影响:网络开发及以后 Apr 18, 2025 am 12:10 AM

PHPhassignificantlyimpactedwebdevelopmentandextendsbeyondit.1)ItpowersmajorplatformslikeWordPressandexcelsindatabaseinteractions.2)PHP'sadaptabilityallowsittoscaleforlargeapplicationsusingframeworkslikeLaravel.3)Beyondweb,PHPisusedincommand-linescrip

PHP:许多网站的基础 PHP:许多网站的基础 Apr 13, 2025 am 12:07 AM

PHP成为许多网站首选技术栈的原因包括其易用性、强大社区支持和广泛应用。1)易于学习和使用,适合初学者。2)拥有庞大的开发者社区,资源丰富。3)广泛应用于WordPress、Drupal等平台。4)与Web服务器紧密集成,简化开发部署。

PHP与Python:用例和应用程序 PHP与Python:用例和应用程序 Apr 17, 2025 am 12:23 AM

PHP适用于Web开发和内容管理系统,Python适合数据科学、机器学习和自动化脚本。1.PHP在构建快速、可扩展的网站和应用程序方面表现出色,常用于WordPress等CMS。2.Python在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领域表现卓越,拥有丰富的库如NumPy和TensorFlow。

See al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