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web前端 js教程 AngularJS 中的指令實踐開發指南(一)_AngularJS

AngularJS 中的指令實踐開發指南(一)_AngularJS

May 16, 2016 pm 03:09 PM

指令(Directives)是所有AngularJS應用最重要的部分。儘管An​​gularJS已經提供了非常豐富的指令,但還是經常需要創建應用特定的指令。這篇教學會為你講述如何自訂指令,以及介紹如何在實際專案中使用。在這篇文章的最後(第二部分),我會指導你如何使用Angular指令來創建一個簡單的記事本應用程式。

概述

一個指令用來引進新的HTML語法。指令是DOM元素上的標記,使元素擁有特定的行為。舉例來說,靜態的HTML不知道如何來創建和展現一個日期選擇器控制項。讓HTML能辨識這個語法,我們需要使用指令。指令透過某種方法來創建一個能夠支援日期選擇的元素。我們會循序漸進地介紹這是如何達成的。 如果你寫過AngularJS的應用,那麼你一定已經使用過指令,不管你有沒有意識到。你一定已經用過簡單的指令,像是 ng-mode, ng-repeat, ng-show等。這些指令都賦予DOM元素特定的行為。例如,ng-repeat 重複特定的元素,ng-show 有條件地顯示一個元素。如果你想讓一個元素支援拖曳,你也需要建立一個指令來實現它。指令背後基本的想法很簡單。它透過對元素綁定事件監聽或改變DOM而使HTML擁有真實的互動性。

jQuery視角

想像一下使用jQuery如何建立一個日期選擇器。首先,我們在HTML中加入一個普通的輸入框,然後透過jQuery呼叫 $(element).dataPicker() 來將它轉變成一個日期選擇器。但是,仔細想一下。當一個設計人員過來檢查HTML標記的時候,他/她能否立刻猜到這個字段實際上表示的內容?這只是一個簡單的輸入框,或是日期選擇器?你需要查看jQuery程式碼來確定這些。而Angular的方法是使用一個指令來擴充HTML。所以,一個日期選擇器的指令可以是下面的形式:

<input type="text" />

登入後複製

或者是這樣:

<input type="text" />
登入後複製

這種創造UI組成的方式更加直接和清晰。你可以輕易地透過查看元素就明白這到底是什麼。

建立自訂指令:

一個Angular指令可以有以下的四種表現形式: 1. 一個新的HTML元素() 2. 元素的屬性() 3. CSS class() 4. 註解() 當然,我們可以控制我們的指令在HTML中的表現形式。下面我們來看看AngularJS中的一個典型的指令的寫法。指令註冊的方式與 controller 一樣,但是它回傳的是一個擁有指令配置屬性的簡單物件(指令定義物件) 。下面的程式碼是一個簡單的 Hello World 指令。

var app = angular.module('myapp', []);
app.directive('helloWorld', function() {
return {
restrict: 'AE',
replace: 'true',
template: '<h3>Hello World!!</h3>'
};
});
登入後複製

在上面的程式碼中,app.directive()方法在模組中註冊了一個新的指令。這個方法的第一個參數是這個指令的名字。第二個參數是一個傳回指令定義物件的函數。如果你的指令依賴其他的物件或服務,例如 $rootScope, $http, 或$compile,他們可以在這個時間被注入。這個指令在HTML中以一個元素使用,如下:

<hello-world/>
//OR
<hello:world/>
登入後複製

或者,以一個屬性的方式使用:

<div hello-world></div>
//OR
<div hello:world/>
登入後複製

如果你想要符合HTML5的規範,你可以在元素前面加上 x- 或 data-的前綴。所以下面的標記也會符合 helloWorld 指令:

<div data-hello-world></div>
//OR
<div x-hello-world></div>
登入後複製

注意: 在匹配指令的时候,Angular会在元素或者属性的名字中剔除 x- 或者 data- 前缀。 然后将 – 或者 : 连接的字符串转换成驼峰(camelCase)表现形式,然后再与注册过的指令进行匹配。这是为什么,我们在HTML中以 hello-world 的方式使用 helloWorld 指令。其实,这跟HTML对标签和属性不区分大小写有关。 尽管上面的指令仅仅实现了静态文字的显示,但是这里还是有一些有趣的点值得我们去挖掘。我们在指令定义过程中使用了三个属性来配置指令。我们来一一介绍他们的作用。

restrict – 这个属性用来指定指令在HTML中如何使用(还记得之前说的,指令的四种表示方式吗)。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使用了 ‘AE'。所以这个指令可以被当作新的HTML元素或者属性来使用。如果要允许指令被当作class来使用,我们将 restrict 设置成 ‘AEC'。

template – 这个属性规定了指令被Angular编译和链接(link)后生成的HTML标记。这个属性值不一定要是简单的字符串。template 可以非常复杂,而且经常包含其他的指令,以及表达式({{ }})等。更多的情况下你可能会见到 templateUrl, 而不是 template。所以,理想情况下,你应该将模板放到一个特定的HTML文件中,然后将 templateUrl 属性指向它。
replace – 这个属性指明生成的HTML内容是否会替换掉定义此指令的HTML元素。在我们的例子中,我们用 的方式使用我们的指令,并且将 replace 设置成 true。所以,在指令被编译之后,生成的模板内容替换掉了 。最终的输出是

Hello World!!

。如果你将 replace 设置成 false,也就是默认值,那么生成的模板会被插入到定义指令的元素中。
打开这个 plunker,在”Hello World!!”右键检查元素内容,来更形象地明白这些。

Link函数和Scope

指令生成出的模板其实没有太多意义,除非它在特定的scope下编译。默认情况下,指令并不会创建新的子scope。更多的,它使用父scope。也就是说,如果指令存在于一个controller下,它就会使用这个controller的scope。 如何运用scope,我们要用到一个叫做 link 的函数。它由指令定义对象中的link属性配置。让我们来改变一下我们的 helloWorld 指令,当用户在一个输入框中输入一种颜色的名称时,Hello World 文字的背景色自动发生变化。同时,当用户在 Hello World 文字上点击时,背景色变回白色。 相应的HTML标记如下:

<body ng-controller="MainCtrl">
<input type="text" ng-model="color" placeholder="Enter a color" />
<hello-world/>
</body>
登入後複製

修改后的 helloWorld 指令如下:

app.directive('helloWorld', function() {
return {
restrict: 'AE',
replace: true,
template: '<p style="background-color:{{color}}">Hello World',
link: function(scope, elem, attrs) {
elem.bind('click', function() {
elem.css('background-color', 'white');
scope.$apply(function() {
scope.color = "white";
});
});
elem.bind('mouseover', function() {
elem.css('cursor', 'pointer');
});
}
};
});
登入後複製

我们注意到指令定义中的 link 函数。 它有三个参数:

scope – 指令的scope。在我们的例子中,指令的scope就是父controller的scope。
elem – 指令的jQLite(jQuery的子集)包装DOM元素。如果你在引入AngularJS之前引入了jQuery,那么这个元素就是jQuery元素,而不是jQLite元素。由于这个元素已经被jQuery/jQLite包装了,所以我们就在进行DOM操作的时候就不需要再使用 $()来进行包装。
attr – 一个包含了指令所在元素的属性的标准化的参数对象。举个例子,你给一个HTML元素添加了一些属性:,那么可以在 link 函数中通过 attrs.someAttribute 来使用它。

link函数主要用来为DOM元素添加事件监听、监视模型属性变化、以及更新DOM。在上面的指令代码片段中,我们添加了两个事件, click,和 mouseover。click 处理函数用来重置

的背景色,而 mouseover 处理函数改变鼠标为 pointer。在模板中有一个表达式 {{color}},当父scope中的 color 发生变化时,它用来改变 Hello World 文字的背景色。 这个 plunker 演示了这些概念。

compile函数

compile 函数在 link 函数被执行之前用来做一些DOM改造。它接收下面的参数:

tElement – 指令所在的元素
attrs – 元素上赋予的参数的标准化列表
要注意的是 compile 函数不能访问 scope,并且必须返回一个 link 函数。但是如果没有设置 compile 函数,你可以正常地配置 link 函数,(有了compile,就不能用link,link函数由compile返回)。compile函数可以写成如下的形式:

app.directive('test', function() {
return {
compile: function(tElem,attrs) {
//do optional DOM transformation here
return function(scope,elem,attrs) {
//linking function here
};
}
};
});
登入後複製

大多数的情况下,你只需要使用 link 函数。这是因为大部分的指令只需要考虑注册事件监听、监视模型、以及更新DOM等,这些都可以在 link 函数中完成。 但是对于像 ng-repeat 之类的指令,需要克隆和重复 DOM 元素多次,在 link 函数执行之前由 compile 函数来完成。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两个分开的函数来完成生成过程,为什么不能只使用一个?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理解指令在Angular中是如何被编译的!

指令是如何被编译的

当应用引导启动的时候,Angular开始使用 $compile 服务遍历DOM元素。这个服务基于注册过的指令在标记文本中搜索指令。一旦所有的指令都被识别后,Angular执行他们的 compile 方法。如前面所讲的,compile 方法返回一个 link 函数,被添加到稍后执行的 link 函数列表中。这被称为编译阶段。如果一个指令需要被克隆很多次(比如 ng-repeat),compile函数只在编译阶段被执行一次,复制这些模板,但是link 函数会针对每个被复制的实例被执行。所以分开处理,让我们在性能上有一定的提高。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在 compile 函数中不能访问到scope对象。 在编译阶段之后,就开始了链接(linking)阶段。在这个阶段,所有收集的 link 函数将被一一执行。指令创造出来的模板会在正确的scope下被解析和处理,然后返回具有事件响应的真实的DOM节点。

改变指令的Scope

默认情况下,指令获取它父节点的controller的scope。但这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如果将父controller的scope暴露给指令,那么他们可以随意地修改 scope 的属性。在某些情况下,你的指令希望能够添加一些仅限内部使用的属性和方法。如果我们在父的scope中添加,会污染父scope。 其实我们还有两种选择:

一个子scope – 这个scope原型继承子父scope。
一个隔离的scope – 一个孤立存在不继承自父scope的scope。
这样的scope可以通过指令定义对象中 scope 属性来配置。下面的代码片段是一个例子:

app.directive('helloWorld', function() {
return {
scope: true, 
// use a child scope that inherits from parent
restrict: 'AE',
replace: 'true',
template: '<h3>Hello World!!</h3>'
};
});
登入後複製

上面的代码,让Angular给指令创建一个继承自父socpe的新的子scope。 另外一个选择,隔离的scope:

app.directive('helloWorld', function() {
return {
scope: {}, 
// use a new isolated scope
restrict: 'AE',
replace: 'true',
template: '<h3>Hello World!!</h3>'
};
});
登入後複製

这个指令使用了一个隔离的scope。隔离的scope在我们想要创建可重用的指令的时候是非常有好处的。通过使用隔离的scope,我们能够保证我们的指令是自包含的,可以被很容易的插入到HTML应用中。 它内部不能访问父的scope,所保证了父scope不被污染。 在我们的 helloWorld 指令例子中,如果我们将 scope 设置成 {},那么上面的代码将不会工作。 它会创建一个新的隔离的scope,那么相应的表达式 {{color}} 会指向到这个新的scope中,它的值将是 undefined. 使用隔离的scope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不能访问父scope的属性。其实有一些技术可以允许我们访问父scope的属性,甚至监视他们的变化。我们会在指令这个系列的第二部分中讨论这些技术,以及一些更高级的概念,比如 Controller 函数。 第二部分也会和你一起使用Angular指令创建一个较为丰富的记事本应用。

关于AngularJS 中的指令实践指南(一),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下面文章讲给大家介绍angularjs中的指令实践开发指南二(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門文章

<🎜>:泡泡膠模擬器無窮大 - 如何獲取和使用皇家鑰匙
4 週前 By 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北端:融合系統,解釋
4 週前 By 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Mandragora:巫婆樹的耳語 - 如何解鎖抓鉤
3 週前 By 尊渡假赌尊渡假赌尊渡假赌

熱工具

記事本++7.3.1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熱門話題

Java教學
1676
14
CakePHP 教程
1429
52
Laravel 教程
1333
25
PHP教程
1278
29
C# 教程
1257
24
Python vs. JavaScript:學習曲線和易用性 Python vs. JavaScript:學習曲線和易用性 Apr 16, 2025 am 12:12 AM

Python更適合初學者,學習曲線平緩,語法簡潔;JavaScript適合前端開發,學習曲線較陡,語法靈活。 1.Python語法直觀,適用於數據科學和後端開發。 2.JavaScript靈活,廣泛用於前端和服務器端編程。

JavaScript和Web:核心功能和用例 JavaScript和Web:核心功能和用例 Apr 18, 2025 am 12:19 AM

JavaScript在Web開發中的主要用途包括客戶端交互、表單驗證和異步通信。 1)通過DOM操作實現動態內容更新和用戶交互;2)在用戶提交數據前進行客戶端驗證,提高用戶體驗;3)通過AJAX技術實現與服務器的無刷新通信。

JavaScript在行動中:現實世界中的示例和項目 JavaScript在行動中:現實世界中的示例和項目 Apr 19, 2025 am 12:13 AM

JavaScript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包括前端和後端開發。 1)通過構建TODO列表應用展示前端應用,涉及DOM操作和事件處理。 2)通過Node.js和Express構建RESTfulAPI展示後端應用。

了解JavaScript引擎:實施詳細信息 了解JavaScript引擎:實施詳細信息 Apr 17, 2025 am 12:05 AM

理解JavaScript引擎內部工作原理對開發者重要,因為它能幫助編寫更高效的代碼並理解性能瓶頸和優化策略。 1)引擎的工作流程包括解析、編譯和執行三個階段;2)執行過程中,引擎會進行動態優化,如內聯緩存和隱藏類;3)最佳實踐包括避免全局變量、優化循環、使用const和let,以及避免過度使用閉包。

Python vs. JavaScript:社區,圖書館和資源 Python vs. JavaScript:社區,圖書館和資源 Apr 15, 2025 am 12:16 AM

Python和JavaScript在社區、庫和資源方面的對比各有優劣。 1)Python社區友好,適合初學者,但前端開發資源不如JavaScript豐富。 2)Python在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庫方面強大,JavaScript則在前端開發庫和框架上更勝一籌。 3)兩者的學習資源都豐富,但Python適合從官方文檔開始,JavaScript則以MDNWebDocs為佳。選擇應基於項目需求和個人興趣。

Python vs. JavaScript:開發環境和工具 Python vs. JavaScript:開發環境和工具 Apr 26, 2025 am 12:09 AM

Python和JavaScript在開發環境上的選擇都很重要。 1)Python的開發環境包括PyCharm、JupyterNotebook和Anaconda,適合數據科學和快速原型開發。 2)JavaScript的開發環境包括Node.js、VSCode和Webpack,適用於前端和後端開發。根據項目需求選擇合適的工具可以提高開發效率和項目成功率。

C/C在JavaScript口譯員和編譯器中的作用 C/C在JavaScript口譯員和編譯器中的作用 Apr 20, 2025 am 12:01 AM

C和C 在JavaScript引擎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主要用于实现解释器和JIT编译器。1)C 用于解析JavaScript源码并生成抽象语法树。2)C 负责生成和执行字节码。3)C 实现JIT编译器,在运行时优化和编译热点代码,显著提高JavaScript的执行效率。

Python vs. JavaScript:比較用例和應用程序 Python vs. JavaScript:比較用例和應用程序 Apr 21, 2025 am 12:01 AM

Python更適合數據科學和自動化,JavaScript更適合前端和全棧開發。 1.Python在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中表現出色,使用NumPy、Pandas等庫進行數據處理和建模。 2.Python在自動化和腳本編寫方面簡潔高效。 3.JavaScript在前端開發中不可或缺,用於構建動態網頁和單頁面應用。 4.JavaScript通過Node.js在後端開發中發揮作用,支持全棧開發。

See al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