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ris遍历通过线索化实现O(1)空间复杂度,利用前驱节点的右指针建立线索,遍历后恢复原树结构,适用于内存受限场景,但实现复杂且不适用于后序遍历。
Morris遍历是一种无需额外栈空间(O(1)空间复杂度)就能完成二叉树遍历(如中序、前序)的方法。它通过巧妙地修改树的链接结构,即创建“线索”,来模拟栈的行为,从而在遍历完成后恢复树的原始形态。
理解Morris遍历,首先要抛开我们对递归和栈的固有依赖。它的核心思想在于,当我们要访问一个节点的左子树时,如果左子树存在,我们不能直接跳过去,因为回来的时候需要知道从哪里回来。Morris遍历的做法是,在左子树中找到当前节点在中序遍历下的前驱节点(也就是左子树的最右节点),然后将这个前驱节点的右指针临时指向当前节点。这样,当我们遍历完左子树,到达这个前驱节点时,就可以通过它新建立的“线索”回到当前节点,继续处理右子树。一旦我们通过线索回到了当前节点,这个线索就会被“剪断”,恢复树的原貌。
以中序遍历为例,其基本逻辑是这样的:
current
current
current
current
current
predecessor
predecessor
predecessor
current
predecessor
current
current
predecessor
current
current
current
current
predecessor
current
这个过程听起来有点绕,但它巧妙地用树本身的空闲指针空间来存储了遍历路径信息,避免了使用额外的栈。
要说Morris遍历怎么就做到了O(1)空间,这确实是它最让人拍案叫绝的地方。想想看,我们平时递归遍历二叉树,那隐形的函数调用栈,深度可不就是树的高度嘛,最坏情况下就是O(N)了。就算我们用迭代法,显式地维护一个栈,那栈里也得存O(H)个节点(H是树高)。而Morris遍历,它根本就不用栈!
它的秘密武器在于“线索化”:它会临时地改变树的结构。具体来说,当它准备进入一个节点的左子树时,它会找到这个节点在中序遍历下的前驱节点(也就是左子树里最右边的那个),然后把这个前驱节点的右指针,临时指向当前节点。这就好比在树里架起了一座“桥梁”,或者说一条“线索”。有了这条线索,当它遍历完左子树,从前驱节点出来的时候,就能顺着这条线索,直接回到当初进入左子树的那个节点。
每次回到父节点后,这条线索就会被“拆除”,前驱节点的右指针会恢复成空或者指向它原来的右孩子。这样,整个遍历过程中,除了几个指针变量,没有额外的数据结构占用空间。这种“借用”和“归还”指针的机制,使得空间复杂度达到了惊人的O(1)。
当然,这种操作并不是没有代价。虽然空间是O(1),但时间复杂度依然是O(N)。因为每个节点可能被访问多次,比如一个节点可能会被它的父节点访问一次,然后被它的前驱节点(通过线索)访问一次,再被它的右孩子访问一次。但别担心,每个边最多被遍历常数次,所以总的时间复杂度依然是线性的,是可接受的。
任何技术都有它的两面性,Morris遍历也不例外。
优势:
局限性:
总的来说,Morris遍历是一种非常精巧但有特定适用场景的算法。它不是万金油,但在某些对空间有严格要求的场合,它就是最优解。
虽然Morris遍历听起来有点“学院派”,但在实际工程和特定场景下,它确实能派上用场。
虽然在日常业务开发中,我们可能更多地使用更直观、易于理解和调试的递归或迭代遍历,但Morris遍历的存在,提醒我们算法优化的可能性是无限的,也为我们在面对极端资源约束时,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备选方案。
以上就是Morris遍历是什么?O(1)空间的遍历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