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优化查询计划解析_EXPLAIN语句与执行路径详细分析

看不見的法師
发布: 2025-07-30 14:50:02
原创
492人浏览过

explain语句用于分析mysql查询性能,帮助识别执行计划中的瓶颈。1. id列表示查询的执行顺序,值越大优先级越高;2. select_type标明查询类型如simple、primary或subquery;3. table显示涉及的表名或派生表;4. type反映访问类型,如all(全表扫描)或range(范围查找),影响性能显著;5. possible_keys和key分别列出可能和实际使用的索引;6. key_len显示索引长度;7. ref指出使用索引的列或常量;8. rows是估计扫描行数,越小越好;9. extra提供额外信息如using index(覆盖索引)或using filesort(文件排序);优化策略包括避免全表扫描、合理使用索引、减少扫描行数、避免临时表和文件排序、利用覆盖索引、优化连接操作以及调整子查询;通过创建合适的联合索引,如在customer_id和order_date上建立索引,可将全表扫描优化为索引范围扫描,大幅提升查询效率。

MySQL优化查询计划解析_EXPLAIN语句与执行路径详细分析

EXPLAIN语句是MySQL中分析查询性能的利器,它能揭示MySQL如何执行你的SQL查询,帮助你找出潜在的性能瓶颈。理解EXPLAIN的输出,就如同拥有了一张藏宝图,指引你优化查询,提升数据库性能。

MySQL优化查询计划解析_EXPLAIN语句与执行路径详细分析

使用EXPLAIN语句,可以模拟MySQL优化器执行SQL查询的过程,从而知道MySQL是如何使用索引、连接表以及排序数据的。

EXPLAIN语句的使用非常简单,只需要在你的SELECT语句前加上EXPLAIN关键字即可。例如:EXPLAIN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id = 1;

MySQL优化查询计划解析_EXPLAIN语句与执行路径详细分析

EXPLAIN输出的每一列都提供了关于查询执行计划的重要信息。下面我们详细分析这些列:

如何解读EXPLAIN输出的各个列?

EXPLAIN语句的输出结果包含多个列,每一列都代表了查询执行计划中的一个方面。以下是常用列的详细解释:

MySQL优化查询计划解析_EXPLAIN语句与执行路径详细分析
  • id: 查询的唯一标识符。如果EXPLAIN结果有多行,id值越大,则执行优先级越高。id相同,则从上往下执行。id为NULL,通常表示这是一个UNION查询的结果。
  • select_type: 查询的类型。常见的类型包括:
    • SIMPLE: 简单查询,不包含子查询或UNION。
    • PRIMARY: 最外层的SELECT查询。
    • SUBQUERY: 子查询。
    • DERIVED: 派生表,通常出现在FROM子句中的子查询。
    • UNION: UNION语句的第二个或之后的SELECT查询。
    • UNION RESULT: 从UNION的临时表检索结果。
  • table: 查询涉及的表名。如果查询涉及多个表,这里会显示每个表的信息。如果是派生表,会显示,其中N是派生表的id。
  • partitions: 查询将访问的分区。对于没有分区的表,该列为NULL。
  • type: 访问类型,表示MySQL如何查找表中的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列,因为它直接影响查询性能。常见的类型包括:
    • system: 表只有一行记录(系统表),这是const类型的特例,平时不会出现,这个可以忽略不计。
    • const: 通过主键或唯一索引查找,最多返回一行记录。速度非常快。
    • eq\_ref: 使用唯一索引查找,但索引不是主键或唯一索引,而是外键等。
    • ref: 使用非唯一索引查找,返回匹配某个单独值的所有行。
    • fulltext: 使用全文索引。
    • ref\_or\_null: 类似于ref,但是MySQL会额外搜索包含NULL值的行。
    • index\_merge: 使用多个索引来查找行。
    • unique\_subquery: 在IN子查询中使用唯一索引。
    • index\_subquery: 在IN子查询中使用非唯一索引。
    • range: 在索引上进行范围查找,例如BETWEEN、>、
    • index: 扫描整个索引树。
    • ALL: 全表扫描,性能最差。
  • possible_keys: MySQL可能使用的索引列表。
  • key: MySQL实际使用的索引。如果为NULL,表示没有使用索引。
  • key_len: 使用的索引的长度(字节)。这个值越大,表示使用的索引越完整。
  • ref: 显示索引的哪一列被使用,或者是一个常数(const)。
  • rows: MySQL估计需要扫描的行数。这个值越小越好。
  • filtered: 按表条件过滤的百分比。
  • Extra: 包含关于MySQL如何解析查询的额外信息。常见的值包括:
    • Using index: 使用覆盖索引,表示查询可以直接从索引中获取数据,而不需要回表查询。
    • Using where: 使用WHERE子句过滤结果。
    • Using temporary: MySQL需要使用临时表来存储结果,通常发生在排序或分组操作中。
    • Using filesort: MySQL需要使用文件排序,而不是索引排序,性能较差。
    • Using join buffer (Block Nested Loop): 使用连接缓冲区来加速连接操作。
    • Impossible WHERE noticed after reading const tables: WHERE子句总是false,导致没有符合条件的行。
    • Select tables optimized away: 在没有GROUP BY子句的情况下,基于索引优化MIN/MAX操作或者对于MyISAM存储引擎优化COUNT(*)操作,不必等到执行阶段再进行计算,查询执行计划生成的阶段即可完成优化。
    • Distinct: 优化器在找到第一条匹配的行后停止搜索其他行。

如何根据EXPLAIN结果优化SQL查询?

优化SQL查询的关键在于理解EXPLAIN的输出,并根据输出结果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优化策略:

  1. 避免全表扫描 (type: ALL):这是最常见的性能问题。应该尽量避免全表扫描,通过添加合适的索引来优化查询。检查WHERE子句中的条件,确保它们可以使用索引。
  2. 优化索引使用 (key):如果key列为NULL,表示没有使用索引。检查possible_keys列,看看是否有可用的索引。如果possible_keys中有索引,但key为NULL,可能是因为MySQL认为使用索引的成本高于全表扫描。可以尝试强制使用索引,或者调整查询条件,使其更适合使用索引。
  3. 减少扫描行数 (rows):rows列表示MySQL估计需要扫描的行数。这个值越小越好。可以通过优化索引、调整查询条件或者使用更精确的查询来减少扫描行数。
  4. 避免临时表和文件排序 (Extra: Using temporary, Using filesort):Using temporary和Using filesort通常表示查询性能较差。应该尽量避免这两种情况。可以通过优化索引、调整查询条件或者使用更有效的排序算法来避免临时表和文件排序。例如,确保ORDER BY子句中的列都在同一个索引中。
  5. 利用覆盖索引 (Extra: Using index):覆盖索引是指查询可以直接从索引中获取数据,而不需要回表查询。使用覆盖索引可以大大提高查询性能。可以通过创建包含所有需要查询的列的索引来实现覆盖索引。
  6. 优化连接操作 (type: eq_ref, ref):连接操作是数据库查询中常见的操作。应该尽量使用eq_ref或ref类型的连接,避免使用ALL类型的连接。可以通过优化索引、调整连接顺序或者使用更有效的连接算法来优化连接操作。
  7. 分析子查询 (select_type: SUBQUERY, DERIVED):子查询可能会导致性能问题,特别是当子查询返回大量数据时。可以尝试将子查询转换为连接操作,或者使用更有效的子查询优化技术。

实际案例分析:优化一个慢查询

假设我们有一个名为orders的表,包含order_id、customer_id和order_date等列。我们想要查询某个客户在特定日期范围内的订单。

原始SQL查询:

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customer_id = 123 AND order_date BETWEEN '2023-01-01' AND '2023-01-31';
登录后复制

使用EXPLAIN分析查询计划:

EXPLAIN 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customer_id = 123 AND order_date BETWEEN '2023-01-01' AND '2023-01-31';
登录后复制
登录后复制

假设EXPLAIN输出显示type为ALL,key为NULL,表示全表扫描,没有使用索引。

优化方案:

  1. 创建索引:在customer_id和order_date列上创建一个联合索引。
CREATE INDEX idx_customer_order_date ON orders (customer_id, order_date);
登录后复制
  1. 再次使用EXPLAIN分析查询计划:
EXPLAIN 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customer_id = 123 AND order_date BETWEEN '2023-01-01' AND '2023-01-31';
登录后复制
登录后复制

现在,EXPLAIN输出应该显示type为range,key为idx_customer_order_date,表示使用了索引,并且扫描行数大大减少。

通过添加索引,我们成功地将全表扫描优化为索引范围扫描,显著提高了查询性能。

优化SQL查询的一些高级技巧

除了上述基本优化策略外,还有一些高级技巧可以帮助你进一步优化SQL查询:

  • 查询重写: 优化器可能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重写你的查询。使用optimizer_trace可以查看优化器是如何重写查询的,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 使用提示 (Hints): MySQL提供了多种提示,可以影响优化器的决策。例如,可以使用USE INDEX提示强制使用某个索引,或者使用STRAIGHT_JOIN提示强制按照特定的顺序连接表。但是,应该谨慎使用提示,因为它们可能会导致查询在某些情况下性能下降。
  • 分析慢查询日志: 慢查询日志记录了执行时间超过long_query_time的SQL查询。分析慢查询日志可以帮助你找到需要优化的查询。可以使用pt-query-digest等工具来分析慢查询日志。
  • 使用性能监控工具: 使用性能监控工具可以帮助你实时监控数据库的性能,并找出潜在的性能瓶颈。常见的性能监控工具包括Percona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PMM)、Prometheus和Grafana等。

EXPLAIN在不同MySQL版本中的差异

EXPLAIN语句在不同的MySQL版本中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例如,MySQL 5.6及更高版本增加了对JSON类型的支持,可以在EXPLAIN输出中显示JSON格式的执行计划。MySQL 8.0及更高版本对EXPLAIN输出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对HISTOGRAM信息的支持,可以更准确地估计扫描行数。因此,在使用EXPLAIN语句时,应该注意MySQL的版本,并参考相应的文档。

如何避免常见的SQL性能陷阱?

除了使用EXPLAIN语句进行优化外,还可以通过避免常见的SQL性能陷阱来提高查询性能:

  • 避免在WHERE子句中使用函数: 在WHERE子句中使用函数会导致索引失效。例如,WHERE YEAR(order_date) = 2023会导致order_date索引失效。应该尽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使用函数,或者使用函数索引。
  • *避免使用`SELECT **: 应该只选择需要的列,避免使用SELECT 。使用SELECT `会增加网络传输量,并可能导致查询性能下降。
  • 避免使用LIKE '%keyword%': LIKE '%keyword%'会导致索引失效。应该尽量避免使用LIKE '%keyword%',或者使用全文索引。
  • 注意数据类型: 确保WHERE子句中的条件和列的数据类型匹配。例如,如果customer_id是整数类型,应该使用WHERE customer_id = 123,而不是WHERE customer_id = '123'。
  • 定期维护索引: 定期维护索引可以提高查询性能。可以使用OPTIMIZE TABLE语句来优化表,或者使用ANALYZE TABLE语句来更新索引统计信息。

如何理解EXPLAIN的JSON格式输出?

从MySQL 5.6开始,EXPLAIN语句支持JSON格式的输出。JSON格式的输出提供了更详细的执行计划信息,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分析。可以使用EXPLAIN FORMAT=JSON SELECT ...来生成JSON格式的输出。

JSON格式的输出是一个嵌套的JSON对象,包含了查询执行计划的各个阶段的信息。例如,可以查看每个阶段的访问类型、使用的索引、扫描的行数等。还可以查看优化器是如何重写查询的。

可以使用JSON解析工具来分析JSON格式的输出,或者使用MySQL Workbench等工具来可视化JSON格式的执行计划。

如何使用EXPLAIN PARTITIONS分析分区表查询?

如果你的表使用了分区,可以使用EXPLAIN PARTITIONS SELECT ...来分析分区表的查询。EXPLAIN PARTITIONS输出会显示查询将访问的分区。

通过分析EXPLAIN PARTITIONS输出,可以确保查询只访问必要的分区,避免扫描不必要的分区,从而提高查询性能。

可以使用分区修剪 (Partition Pruning) 来优化分区表查询。分区修剪是指优化器根据WHERE子句中的条件,自动选择需要访问的分区。为了使分区修剪生效,需要确保WHERE子句中的条件可以使用分区键。

EXPLAIN EXTENDED和EXPLAIN ANALYZE的区别是什么?

EXPLAIN EXTENDED和EXPLAIN ANALYZE是两种不同的EXPLAIN变体,它们提供了不同的信息。

  • EXPLAIN EXTENDED:在EXPLAIN的基础上,提供了更多关于查询的信息,例如优化器是如何重写查询的。使用EXPLAIN EXTENDED SELECT ...后,需要执行SHOW WARNINGS才能查看扩展信息。
  • EXPLAIN ANALYZE:从MySQL 8.0.18开始支持,它会实际执行查询,并收集关于查询执行的统计信息。EXPLAIN ANALYZE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执行计划信息,例如实际扫描的行数、实际使用的索引等。但是,EXPLAIN ANALYZE会实际执行查询,因此可能会对数据库造成影响,应该谨慎使用。

总而言之,EXPLAIN语句是MySQL优化查询的强大工具。通过理解EXPLAIN的输出,可以找出潜在的性能瓶颈,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记住,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分析和调整。

以上就是MySQL优化查询计划解析_EXPLAIN语句与执行路径详细分析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下载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最新问题
开源免费商场系统广告
热门教程
更多>
最新下载
更多>
网站特效
网站源码
网站素材
前端模板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讲师合作 广告合作 最新更新
php中文网:公益在线php培训,帮助PHP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服务号 技术交流群
PHP中文网订阅号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PHP中文网APP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PHP中文网抖音号
发现有趣的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